10名游客在泰国遭导游威胁强制消费:与旅行社达成和解 涉事导游被捕
日前,有媒体报道10名中国游客在泰国旅游遭导游威胁、要求强制消费,由于担心人身安全,10名游客无奈选择“出逃”。此事一经曝光,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5月12日下午,记者从成都市青羊区文化体育旅游综合执法大队了解到,当事游客已经与组团社盈科美辰国际旅行社(以下简称:盈科旅游)成都分公司达成和解。另外,记者通过泰国国家旅游局曼谷总部官方微博了解到,涉事导游属于在泰非法从事旅游工作,泰国警方对其以“未经允许非法从事导游行业工作”罪名逮捕。
泰国国家旅游局:涉事导游及旅行社负责人被捕
5月12日下午6:33,泰国国家旅游局曼谷总部官方微博发布了此次事件的处理通报。
微博中通报,5月11日晚泰国旅游警察局副局长素拉切警少将带队,联合芭提雅旅游警察、移民局警察,在芭提雅将涉事中国籍21岁男性黑导游李海抓捕归案,李海在警局中对视频里恐吓游客消费导致游客深夜折返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据其交代:事发期间曾带10名中国游客到芭提雅一家乳胶中心购买乳胶枕头从中收取回扣,由于购买人数较少没有赚到钱,于是才口出狂言恐吓游客,导致游客集体脱团返回曼谷。”
当事游客:与旅行社达成和解
5月11日晚,在成都市青羊区文化体育旅游综合执法大队的协调与监督下,组团社盈科旅游成都分公司已经与当事游客达成和解,并签署了书面和解协议。事后,当事游客在其个人微博及微信朋友圈同步发文更新了此次事件的最终处理结果。
记者还联系到了此次事件的领队张馨。据其描述,事发时涉事导游其实一直在向她发泄因不满游客未购物的不满情绪,并未直接与游客产生冲突。她为了维护游客利益也当即制止了该导游的不当言行,并表示要对其进行投诉。在10名游客未与她提前沟通自行脱团后,她也一直在积极的与脱团游客进行联系、安抚,确保了脱团游客安全回国。
当事旅行社:严格自查 完善管理机制
事件发生后,盈科旅游立即联系并责成泰国地接社对不良导游进行严肃处理,并表示坚决追究该名导游的法律责任。同时,成立专项工作组对此事进行调查及善后处理。盈科旅游渠道运营事业部总经理吴红宇告诉记者:“我们第一时间与当事游客取得了联系,对他们受到的困扰及伤害进行诚挚的道歉。客户出于信任选择了我们,我们就一定会对客户负责到底,对应当承担的责任绝不推诿。”
吴红宇说:“由于沟通协调不到位从而导致此次事件的发生我们深表遗憾。此次事件暴露出了盈科旅游在服务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我们将深刻吸取教训,持续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同时也欢迎游客、媒体及社会各界对盈科旅游持续进行监督,对我们经营过程中的不当之处提出批评指正。盈科旅游珍惜任何一个对我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个用户都满意是盈科旅游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
“接下来,盈科旅游将继续对自身业务进行整改,采取一系列措施完善管理制度、提升服务品质。第一,全面彻查总部以及各分公司的各项业务,完善自身的服务监控体制,严格审查供应商,严令禁止不合理低价游等违规产品。第二,向正在开展业务合作的所有海外地接社发出警告,要求其对相关业务进行整改,如整改结果不达标将终止合作。第三,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任何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导游和合作单位,一经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属实,将列入盈科旅游黑名单,永不合作。”
友情提醒:“脱团”有风险 求助有门道
据了解,在出境游中,只要是团签出游的游客,一般必须遵循“团进团出”原则,不能随意私自脱团。成都市律师协会旅游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杨树林表示,此次事件中的10名游客出于自我保护意识而私自脱团的行为可以理解,但是这种行为不应该提倡。
杨树林律师指出,在境外游过程中游客私自脱团可能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第一,脱团可能会对游客个人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第二,如游客无正当原因脱团,可能会触犯境外当地法律以及中国法律;第三,如果是国家公职人员在境外私自脱团,可能被视为叛逃罪;第四,游客在私自脱团过程中造成的一切后果,例如游客一旦遇险产生的救援费用等应由游客个人承担;第五,如因游客私自脱团对旅行社造成恶劣影响的,旅行社有权利追究游客的法律责任。
最后提醒各位游客,在境外旅行遇到纠纷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求助:
一,如果是跟团游,可以选择向正规旅行社的领队求助;如对旅行社的行为和处理方式不满或者有疑义,可以向当地或本国旅游主管部门进行投诉;
二,如果是自由行,可以向当地的中国使领馆求助,当您身处海外,中国驻海外使领馆将是您最强大的后盾;
三,如果遭遇人身、财产安全威胁等极端情况,应第一时间向当地警方报案。
泰国国家旅游局:涉事导游及旅行社负责人被捕
5月12日下午6:33,泰国国家旅游局曼谷总部官方微博发布了此次事件的处理通报。
微博中通报,5月11日晚泰国旅游警察局副局长素拉切警少将带队,联合芭提雅旅游警察、移民局警察,在芭提雅将涉事中国籍21岁男性黑导游李海抓捕归案,李海在警局中对视频里恐吓游客消费导致游客深夜折返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据其交代:事发期间曾带10名中国游客到芭提雅一家乳胶中心购买乳胶枕头从中收取回扣,由于购买人数较少没有赚到钱,于是才口出狂言恐吓游客,导致游客集体脱团返回曼谷。”
当事游客:与旅行社达成和解
5月11日晚,在成都市青羊区文化体育旅游综合执法大队的协调与监督下,组团社盈科旅游成都分公司已经与当事游客达成和解,并签署了书面和解协议。事后,当事游客在其个人微博及微信朋友圈同步发文更新了此次事件的最终处理结果。
当事游客的微信朋友圈截图
当事游客的微博截图
记者还联系到了此次事件的领队张馨。据其描述,事发时涉事导游其实一直在向她发泄因不满游客未购物的不满情绪,并未直接与游客产生冲突。她为了维护游客利益也当即制止了该导游的不当言行,并表示要对其进行投诉。在10名游客未与她提前沟通自行脱团后,她也一直在积极的与脱团游客进行联系、安抚,确保了脱团游客安全回国。
当事旅行社:严格自查 完善管理机制
事件发生后,盈科旅游立即联系并责成泰国地接社对不良导游进行严肃处理,并表示坚决追究该名导游的法律责任。同时,成立专项工作组对此事进行调查及善后处理。盈科旅游渠道运营事业部总经理吴红宇告诉记者:“我们第一时间与当事游客取得了联系,对他们受到的困扰及伤害进行诚挚的道歉。客户出于信任选择了我们,我们就一定会对客户负责到底,对应当承担的责任绝不推诿。”
吴红宇说:“由于沟通协调不到位从而导致此次事件的发生我们深表遗憾。此次事件暴露出了盈科旅游在服务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我们将深刻吸取教训,持续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同时也欢迎游客、媒体及社会各界对盈科旅游持续进行监督,对我们经营过程中的不当之处提出批评指正。盈科旅游珍惜任何一个对我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个用户都满意是盈科旅游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
“接下来,盈科旅游将继续对自身业务进行整改,采取一系列措施完善管理制度、提升服务品质。第一,全面彻查总部以及各分公司的各项业务,完善自身的服务监控体制,严格审查供应商,严令禁止不合理低价游等违规产品。第二,向正在开展业务合作的所有海外地接社发出警告,要求其对相关业务进行整改,如整改结果不达标将终止合作。第三,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任何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导游和合作单位,一经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属实,将列入盈科旅游黑名单,永不合作。”
友情提醒:“脱团”有风险 求助有门道
据了解,在出境游中,只要是团签出游的游客,一般必须遵循“团进团出”原则,不能随意私自脱团。成都市律师协会旅游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杨树林表示,此次事件中的10名游客出于自我保护意识而私自脱团的行为可以理解,但是这种行为不应该提倡。
杨树林律师指出,在境外游过程中游客私自脱团可能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第一,脱团可能会对游客个人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第二,如游客无正当原因脱团,可能会触犯境外当地法律以及中国法律;第三,如果是国家公职人员在境外私自脱团,可能被视为叛逃罪;第四,游客在私自脱团过程中造成的一切后果,例如游客一旦遇险产生的救援费用等应由游客个人承担;第五,如因游客私自脱团对旅行社造成恶劣影响的,旅行社有权利追究游客的法律责任。
最后提醒各位游客,在境外旅行遇到纠纷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求助:
一,如果是跟团游,可以选择向正规旅行社的领队求助;如对旅行社的行为和处理方式不满或者有疑义,可以向当地或本国旅游主管部门进行投诉;
二,如果是自由行,可以向当地的中国使领馆求助,当您身处海外,中国驻海外使领馆将是您最强大的后盾;
三,如果遭遇人身、财产安全威胁等极端情况,应第一时间向当地警方报案。
快把新闻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相关文章
声明:旅业传媒的原创内容欢迎转载,但在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旅业传媒“公园五号”,否则我们将追诉相关责任。本站未特别标注的新闻均系转载官方媒体或其他网站,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欢迎业界朋友注册成为会员、投稿,与业界分享您对行业的理解和认识。